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科研在线>>研训心得>>文章内容
童诗与教学
浅谈儿童诗教学
发布时间:2018-12-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柳溪

          童诗与教学

               ---浅谈儿童诗教学

儿童诗歌是以精练、音乐性的文学,诗的技巧及形式,表现儿童真挚感情世界及事物,重视意象的浮现,造成音韵、图画美感的意境,具有明快趣味,儿童乐于阅读,且能促进正面成长的作品(张清荣语)。?儿童文学家林良先生说:“凡是适合儿童欣赏的成人诗,成人特地写给儿童欣赏的诗,儿童写的诗,都是儿童诗。”儿童诗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儿童诗歌是一段清馨优美的旋律以音符般的文字拨动了儿童的情弦,走进了儿童的心灵。??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里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字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儿童诗歌以她多种形式的美,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一、外在形式的美???

?1.语言美?? ?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歌特别讲究遣词造句,语言凝练优美。儿童诗歌中的遣词造句,通常是浅白而简练的。由于浅白,使儿童容易了解其中意思,领略其中情趣,欣赏其中意境。由于简练,使儿童容易学到生动优美的句子,累积语言。如刘饶民的《大海睡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浪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睡着”、“鼾声”形象的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体态。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儿童不仅学习了语言,丰富了词汇,还可提高儿童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2.韵律美?? ?

?儿童诗歌在形式上,特别重视节奏的表现,必须具有音乐性。这就是儿童诗歌的韵律美,她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例如:蒋应武的《小熊过桥》,望安的《嘀哩,嘀哩》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激动之余获美感。????

3.想象美?? ??

“想象”是可以美化文学作品的,是种不可或缺的技巧,想象越奇妙的儿童诗,儿童越

感兴趣,越喜欢,因为这正符合他们天真浪漫、好奇的个性。儿童诗歌以表现符合儿童心里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如诗歌《我在草地上翻跟头》:我在草地上翻跟头,第一个跟头,看见绿色的天空挂满高楼;第二个跟头,看见朵朵白云在我脚下游;第三个跟头,看见我的双手托起了整个地球;我在草地上翻跟头,每个跟头都有奇妙的镜头!在草地上翻跟头,是每一个孩子都十分向往的乐事,翻跟头时所见的与正常世界颠倒的奇景,常常会让孩子感到有趣好玩。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现象巧妙构思,大胆想象,极力夸张,一句句生动有趣的诗句意境奇特,想象丰富,充满童趣。????

4.情趣美?? ??

儿童诗歌在内容上特别重视境界的形式,要直觉得见到所见的意象,而所见的意象,又必能表现一种情趣。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到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二、内在本质的美――爱的灵魂?? ??

诗是人类心声的自然流露,诗是一种抒情艺术,最容易表达强烈的感情。儿童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爱是儿童诗情感的主旋律。?

?儿童诗歌教育是通过优秀的儿童诗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陶冶儿童高尚情操,培养儿童良好个性特长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一个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育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儿童诗歌语言表现力的重要学习过程。进行诗歌教育,就是把少年儿童身上具有的诗的美好的素质给予充分的开发,强化这些天性,从诗教入手,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进行儿童诗歌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大有好处,还可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学生人格。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