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新桥实小:交往互动,走进有意义学习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8-12-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琴

岁暮天寒,风雨凄凄,新桥实验小学英语组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三年级口语教学研究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资深教研员薛国民老师莅临指导。

我校三年级组许珂老师和李炜老师执教了两节教研课。许珂老师执教三上第八单元cartoon time,李炜老师执教三上第八单元的checkout time。许老师的课堂是我校经典的戏剧教学课,它话题统一,围绕birthday展开,通过多次的预设,让学生发挥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她也设置了多个开放性问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她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李老师的课堂节奏快,组织形式合理,其教学重心能够及时的下移,激发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李老师也设计了多个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之间分工明确,合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两位老师都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研讨课之后,两位老师都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反思。两位老师都觉得自己有部分忽略了三年级孩子的特点,一些命令语言过于复杂,使得任务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校英语组组长刘琴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提出了建议:首先小学的英语教学要注意梳理词汇句型与兴趣的培养要平衡,比如李老师在聚类呈现句型时能不能借助道具的表演提高学生表演的兴趣;其次,也要注意不同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根据这些特征设计教学活动,比如李老师提出的what do you think about New Year?就比较抽象,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范围,教师应该将其简化并进行一定的引导。

接着,教研员薛老师不仅对本次研讨课进行了点评,还给我们讲解了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发展理念的转变。薛老师提出,两位教师都利用到了情景教学六步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薛老师还提出在这个素养时代下,英语学习应该更加注重语言的育人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逐步形成生成性教学,而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现代的语言教育应该是主题阅读性教育,特别是小学应该注重话题教育,利用学生形象思维记忆让他们在交际中学习,在情境下学习语言,最后能利用语言来生活。

经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英语老师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注重英语课堂的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摄影:钱丽娜 撰写:钱丽娜 审核:刘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