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春风吹来了一个又一个逐梦的花季,也迎来了我校分学科校本培训活动。3月19日下午,新进我校一至两年的语文老师齐聚录播室,进行了语文学科组培训。本次培训活动中,仲桃老师和张帅老师两位优秀青年教师分别分享了她们在语文学科问题方面的研究心得。
培训一开始,仲桃老师就“低段语文教学常规培养”为主题,结合自身实例进行分享。仲老师从两方面进行阐述:备课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教材解读,语文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是否科学合理,将深深地影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否准确扎实。另一方面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可以从阅读与识字两方面进行。低段教学设计主要是在识字方面。之后,仲老师提问如何让课堂充满“童性”?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仲老师总结了以下三点,第一点是游戏的介入,让低段课堂充满童趣。第二点是生动的板书:以《纸船和风筝》为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第三点是多样的互动:课堂上可以开展同桌合作和小组合作。仲老师强调“童性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是要立足学生的兴趣,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
培训的第二个议程由张帅老师就“基于语用的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为主题,进行分享。首先,张老师回忆自己是一名新教师时的焦虑,引起在场所有新教师共鸣:文章怎么上?不会设计?课堂效果出不来?为什么别人的课堂效率高?......随后,张老师从两个方面展开,“语用”的概念与语文教学重心的推移;“语用”教学在课堂实践中的有效途径。首先,何为“语用”?张老师认为包括语形、语义和语用。语形:指的是语言系统的抽象的语言形式。那么,对语文课程改革有何影响?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是从静态的割裂的“语形”“语义”教学范式进入到动态的合成的“语用教学”范式。那么,语用背景下的教学重心又向哪里推移?研究表明,将语文教学的重心由语文知识教学推进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和认知,在语用学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同时发展语言使用者自身。其次,就“语用”教学在课堂实践中的有效途径,张老师提出三点:1、教学准备的重心推移。2、语用活动的展开逻辑。3、对于语用素养的长程培养,张老师针对各类文本分析了教学策略。
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让我们每一位新老师受益匪浅,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却为我们“童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也深深体会到“童性语文”课堂是对所有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从日常课堂做起,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的组织学生的课堂学习。在未来的教学路上,我们将更有信心,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撰稿:左雅/摄影:左雅/审核: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