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食育教育之“传统佳节美食大探访”
——新小六年级2019年“生命教育月”主题教育活动掠影
发布时间:2019-04-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蔡潇潇

灵动三月,阳春渐暖,吐故纳新,万物皆。清明时节,新小六年级学生踏上探寻传统时令美食之旅。

时近清明,江南地区有食用青团的风俗,人们把清明果叫成青青裹、清明团子、艾米果、清明粿等。一般选取的野草主要是艾草,取当季的艾草做成新鲜绿汁液后,混入糯米团中蒸制而成。制成后的清明果为深绿色,有股浓郁的艾香味。袅袅热气中,同学们品尝自制的清明果,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富有春天的气味。通过此次活动,六年级的同学们从劳动中体会乐趣,增强了和父母的情感交流,并且也学会了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传承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食育与健康。食育即食物教育、饮食行为教育,是反复“吃”的实践。它强化对食物、食品的认识,使食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科学的饮食模式,并逐渐形成健康饮食观和世界观,达到以食养德的目的。同学们通过收集资料,探寻传统时令美食青团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了解膳食营养搭配、膳食均衡的知识,并尝试为自己家人定制时令营养食谱。

食育与劳动。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一起和父母长辈共同制作青团,了解清明习俗,在劳动中收获知识,感受父母照料一日三餐的不易。

食育与感恩。回到学校,孩子们感受颇丰,既有学做青团的自豪,又有劳动不易的艰辛,更有体谅父母的暖心。同学们将家庭制作的青团进行义卖,表达对社会的感恩。

品传统美食,识美食之趣,促情感交流……食育之旅,我们不断前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