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遐想,天际初露。
珍奇的翱翔,信心百倍。
小小的一本IPAD,
却让我们插上了梦的翅膀。
与传统课堂下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刻板印象所不同,你能想象老师手持手机,学生拿着ipad,依旧井然有序地在上课吗?10月11日,新北区信息化教学能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上,就上演了这样的一幕。来自新北区7所学校的7位选手,在新桥实验小学进行了紧张的比赛。
本次比赛授课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父爱之舟》。第一位来自新桥实验小学的储勇进老师用“万花筒”作为童年的启迪者导入,条理清晰、层层剖析,不仅有效利用交互式学习平台,而且用思维逻辑的力量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随后,新桥第二实验小学的江燕老师亲切自然,朴实无华,紧紧抓住作者吴冠中笔下的小舟,实时利用平板反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描绘出一个无私关爱儿子的父亲。
奔牛实验小学的谢秀娟老师情绪饱满、慷慨激昂,围绕关爱儿子的八个场景,全程采用移动终端,亦不失对学生的情感熏陶——父爱就像一座山,是那样的深沉,那样的无言。
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的黄莺老师搭配合理、组织严密,从画家吴冠中的江南画入手,课件制作精良,文中“舟”的多次出现实则象征了父亲对儿子那伟大的爱。
百草园小学的鞠晓雅老师娓娓而谈、细细道来,从“梦的轨迹”入手,由“舟”入文、巩固已学,由“舟”入梦、理清文脉,由“舟”入情、品味细节,由“舟”入诗、迁移升华,从而将信息化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浑然融为一体。
三井实验小学的鲍书洁老师使用信息化思维、设置游戏关卡,从吴冠中的身份、生平、成就、代表作切入,环环相扣,深入浅出。聚焦具体场景,利用批注教学,融合信息化技术体会父爱之舟,便是作者的父亲一生对他倾其所有的爱。
最后一位是香槟湖小学的王姣老师,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勾勒出思维导图,从八个场景中选取了最热闹的“逛庙会”一景,结构严谨、循循善诱,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细节描写的作用。
通过比赛,现场参加听课的老师收获匪浅。此次比赛,不仅检验了我区各校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成果,反映了广大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起到交流、展示并发现问题的作用,同时也挖掘了一批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人才,为新北区信息化教学后续发展储备力量。
一次点击,一个回答;
一段语音,一次交流;
一个视频,一次展示;
小小少年,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