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1月21日下午新桥实验小学数组进行阶段工作总结。
查婧文老师执教《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以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为题材,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用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调动多方感官,组织学生全员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独立思考,发展数学思维。
刘群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从生活出发,以帮助王大伯解决怎样围一个面积最大长方形花圃的开放性大问题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然而然产生“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刘老师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并借助手机应用希沃技术改变原有的课堂样态。通过独立尝试、同伴交流、自我修正、交流完善,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分享的能力。
夜晚,点点星光中有一颗是我们老师办公室的灯光。瞧,前一个晚上他们还在做最后的修改与调整!一份份改了又改的教案、一次次组内磨课、评课,让我们每一个上课的老师都经历着完美的蜕变!
结合老师们线上讨论提出的疑惑、建议,我们又展开了头脑风暴式的“线下研讨”。
我们的课堂如何做到真正的重心下移?我们的教学路径如何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打造童性课堂。老师们卷入式的参与和讨论形成了共识:
1.基于儿童、教材、课标设计教学活动时,课堂预设要更充分,对学生回答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
2.教学推进时某些环节还存在点对点交流,此时要再“放下去”,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练习要有层次,老师能适时引导和提炼,通过教结构、用结构,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4.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呈现多样化的童性资源,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增强重心下移意识,提升资源捕捉敏感性,课堂上要利用好错误的资源指导教学。……
我们每一位新桥实小数学老师对教育教学都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希望通过教学研究与日常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长,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各个年级教研组长分别从问题剖析、策略研究、后期方向等纬度对半学期组本化研究进行汇报交流。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课堂的评价、学生的表达、常规的培养,针对现阶段课堂呈现出的现状进了深入的剖析,并且提出了后期的策略和努力的方向。
姚建法副校长对此次阶段式教学汇报与总结研讨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数学组研究的氛围、老师们研究的热情,以及教研活动的形式。课程标准的理解、教材的横纵解读、课堂的童性追求,并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联通,利用数字化教学技术,共同促进组本化研究新势力。
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始终坚守对教育的敬畏和信仰,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