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审视与重构,与教育的美好未来相遇
——记新桥实验小学校本培训
发布时间:2020-05-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梦凡

  在新冠疫情走向全球大流行的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着眼于当下学校全面复学的各项工作,回顾几个月“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日日夜夜,这次疫情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值得每一个教育人深刻反思。5月6日,新桥实验小学开展了以“审视与重构,与教育的美好未来相遇”为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作为一线教育人的我们,该如何从更宏大的空间视野来审视教育,来重构我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主持人.jpg会议背景.png

  在这次帮助我们度过疫情危机的力量中,最让人体会深刻的是“专业力量”,在这场注定复杂的变革中,教师应该如何去审视这个职业,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教育变革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呢?青年教师代表罗雯娟老师作了题为《享受双重生命的成长,是教师职业的独有幸福》的主题发言,罗老师认为在时代再一次呈现变革的潮流中,教师也需要从更漫长的时间轴线,更宏大的空间视野,更辽阔的人类进程来诠释教育、审视教师职业,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教育变革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

罗雯娟.jpg  

罗雯娟PPT1.png

罗雯娟ppt2.png

  一场疫情让“在线教学”成为“口罩式的刚需”,也再一次引发思考,教师的工作是否能为机器或人工智能所替代呢?教学生态被打破,我们的教学应该如何变革?语文学科责任人张帅老师在题为《教育中有温度地行走》的主题发言中,从改变“掌控思维”,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律的品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运用技术改善自己的教学,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三个方面,用鲜活有趣的事例告诉我们“教育是有温度的,是人对人的影响,是心灵唤醒心灵,情感触动情感”!

张帅.jpg  张帅ppt1.png 张帅ppt2.png

  灾情是最有分量的教育资源,生活是最具意义的实践课堂。这场疫情为高速的社会和教育都按下了暂停键,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育人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德育和育人目标的再思考。学生发展处主任刘宇婷老师以《后疫情时代,蓬勃生长》为题的发言让我们明白作为教育人,立德树人不应再空泛,未来的新时代少年应该敬重生命、热爱生命;拥有强大的自理能力;拥有知识、独立思维和理智以及相应的创造力和文化力,能在认识、应对、战胜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收获无尽的精神财富。

刘宇婷.jpg  刘宇婷ppt1.png 刘宇婷PPT2.png

  复学以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在严格的防控保障措施之下都安全有序地开展着,疫情之下的复学工作,是一个格外复杂和具有不确定的系统工程,其中学校管理、班级管理都打破常规,重新建立了新秩序,同样也引发了新思考。班主任代表吴春燕老师作了题为《新秩序引发新思考》的主题发言,她从家校共育、凝心聚力;日常培养、有序常规;岗位建设、增添活力几个方面对班级管理新秩序的建设展开了论述,启示我们,越是在疫情不可面教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心细,从小处着手,加大沟通频率,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做最精彩自主自律的自己。

吴春燕.jpg   吴春燕ppt1.png  

  这场疫情,让我们的思考重心,从书本走出来,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世界。但作为一个教育人,理性不可缺,童心更不能少。努力做一个真的懂儿童的人,和他们一起寻找真、善、美。这也一直是我们学校的教育追求。儿童诗社的万晓媛老师在题为《童心——光的源头》的发言中,告诉我们孩子是天生的诗人,童年持续人的一生,带领我们一起去感受儿童的内心,觉察儿童的灵性,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思想。在儿童诗中去解读儿童,审视我们的教育。

万晓媛.jpg  万晓媛PPT1.png  万晓媛PPT2.png

  叶澜老师说,“教育之伟力远远不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在于个体生命精神力量之成长;在于有更强大的内心,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在于有更清醒的生命自觉,成为自己人生小船的船长,从航线的制订,到暗礁的绕过、风浪的战胜,都要自主、亲历。”保持生长,是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深长寓意。而这,更应该是教育人对自己的一种自觉,是职业的使命和初心所在。此次全球疫情,必将教会我们如何改变教育,用我们的思考与实践为未来培养合格的公民。

  (撰稿:徐梦凡   摄影:李贲   审核:高春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