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品牌建设再推进 诗意沃土再生长
——记《“通过儿童诗的教育”范型建构和实践推进》专题研讨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0-05-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蔡潇潇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为推进新桥实小“儿童诗”项目品牌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59日上午我校开展了《“通过儿童诗的教育”范型建构和实践推进》专题研讨活动,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薛辉校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小霞到校与会。

会议伊始,张红梅校长就“如何扎实儿童诗研究?”“如何更好地往前继续推进儿童诗项目品牌建设?”提出讨论。教研室高春媛主任围绕问题带领与会人员简要回顾我校儿童诗现有学材;与之相关的7个课型研究;辐射课程及范围;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姚建法校长指出:对于儿童的包容度,儿童诗不仅是特殊的载体,更是一种理念。就落实课堂而言,专职教师努力,兼职教师的培育是不够的,兼职教师半专职化应成为我校儿童诗课程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教材而言,新增加的作品,可逐步进行更迭,以贴合时代气息和更高位的引领。

随后,薛辉校长就我校儿童诗课程现状提出指导性建议:从“指向儿童诗的教学”到“通过儿童诗的教育”应适切区别,两者不可混为一谈。现需盘点已有和缺失,再推进建设,期间应注意两点:一是指向儿童诗教学的教材研发。推进我校特色鲜明的儿童诗课程,更新、修订切合我校儿童诗发展理念的指导用书必然不可或缺。二是深化儿童诗教学。现阶段我校儿童诗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对于发展成果颇丰的儿童诗品牌课程关注度日益减弱,学校特色被淡化……都是阻碍课程发展的现实问题,面对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并与其他问题勾连。其次,积极聆听窗外的声音,不断鼓励教师引领和尝试,让老师们先有兴趣和方向,给予发展内驱动,再从兴趣入手,鼓励更多的老师能够走进儿童诗课堂,最后加以实践。每日新诗、校园电子屏、家长参与、仪式性活动……可多元化组合,以适应儿童诗时代发展的需要。薛校长亦指出:每位老师都是有潜能的,给老师以平台和归属感,从而激励老师从职业走向事业。我校应继续坚守以儿童诗课程发展为根本的理念,通过儿童诗的教育让新桥实小的课程建设枝繁叶茂,反哺学生的成长。

任小霞老师重回新小沃土,认真聆听,感慨良多:对于我校“通过儿童诗的教育”范型建构和实践推进,各学科老师都可参与,儿童诗课程应是全科课程。只有各学科老师用好自己的课堂,用好“童诗”这个元素,才能将诗化,融入发展点滴,润物无声。现阶段,常州市作为 “儿童诗”典型城市,更是力推新北区作为发展名片。新桥实小更要抓住时代机遇,让诗意的种子在新小的沃土中再次生长,不断推进品牌课程的过程中,任老师预见到新小“儿童诗”发展无限的可能性。

与会老师刘倩如是说:各学科的教学是外在的形式,儿童诗才是内心的滋养。会议最后,张红梅校长撷英嚼华,做总结性发言:下阶段,我校会致力于优化更新儿童诗教学教材;积极投身儿童诗品牌课程课型的研究;平稳儿童诗教学教师队伍;清晰我校儿童诗再发展路径,在整体设计和架构的基础上再连点成线。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愿新桥实小儿童诗品牌项目发展再次绽放夺目光彩,愿新桥实小更多的师生诗意地栖居于簇新的沃土。

                                                                                                              (撰稿:蔡潇潇    摄影:景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