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科研在线>>教育随笔>>文章内容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教育需要建立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
发布时间:2020-06-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段革

在我去年的毕业班上有这样一位女生,在旁人看来她是个不开口的人。在我看来,她虽然寡言但如同羞答答的玫瑰在我心中静悄悄地开放,让我感受到期待的滋味。一次班队课离下课约还有三分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我正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讨论国庆庆祝活动方案,各小组代表汇报得头头是道,我也暗自高兴。我发现奇奇同学正低着头,瞧她的神态,思想已游离于课堂之外。顿时,内心深处涌起一丝不满,怎么搞的?于是,我不由自主地请她就某一小组的汇报方案作“评价”,真实的想法是“惩罚”她一下。听到我叫她,她连忙抬起头环顾四周,然后扭扭身子,慢吞吞地站了起来,低头看了看桌面,又抬头看了看我,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我暗自思索:是让她坐下去了事呢?还是继续?对,关注一切学生的发展,我只要加以引导,她一定会养成积极参与的好习惯的。“那小美女,请你稍作评价,哪怕是一个字也表达出你的观点啊”我降低了要求。原以为即将顺利进行,可谁知她抬起头,扫了我一眼,牙齿咬住嘴唇又低下了头。我耐住性子,重复了我的要求,这下她涨红了脸,但仍旧没吐出半个字,周围却想起了窃窃私语声。我暗自提醒自己:耐心!“那你能用打手势或动动脑的形式评价一下你听到的那个小组的汇报吗,可以试试吗?”我满怀希望,我拼命压住心底的怒火,“你快说啊,时间不等人的”我知道,我的声音变得严厉了。“快说呀,……”旁边的同学似乎也觉察到了不对劲,开始悄悄提醒她。可她用那双蓄满泪水的眼睛看了看我,仍旧保持沉默。我在生气之余,内心深处隐约有个念头一闪:难道我错了?最后,我以“我们找个机会谈谈!”结束了这段“对峙”。

回到办公室,我独自生着闷气。奇奇同学是一名心思细腻的学生,其作文中渗透出的“委婉”,说明她是一个内心世界很丰富的女孩,只是平时性格内向,难得听到她的声音,即使说话也是嘤嘤细语,和她交流更是“惜字如金”。

今天的一幕,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可我为什么非要逼着她说话呢?是为人师者的脸面吗?还是……这时,那双泪眼婆娑的眼睛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种不安和自责悄悄袭上心头,我真的错了!我不该那样做!就在当天,我和她阿姨(是我校的老师)作了交流,在和她阿姨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奇奇同学在家也是沉默少言,尤其是你越要她说,她越说不出来。我决定从发现她的长处着手,找她谈话。

第二天,我们坐到了一起,她不安地绞着手,话未说,脸先红。我带着歉意说:“奇奇、我以为我们相处一快一个月了,我们已经熟悉了,在同学面前你能大胆讲话了,我让你为难了”。她依旧是惯有的寡言,我知道我已伤害了她,我得弥补我的过错。“这样吧,“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们来个约定,下一堂课,我还要请你发言。当然,我更希望你自己举手。”她诧异地抬起头,似乎不相信谈话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依旧沉默,但从她的点头中我还是发现了她眼睛后面隐藏的一丝含羞的笑意。

那天,我带着一份激动和期盼走进课堂,因为我将实现一个约定。上课之余,我故意分了分神,偷偷观察她的“动静”,等待着……她的眼神不时地和我交会。终于,那只手悄悄地举起了一半,虽然内心已急不可待,可我故作平静地请她回答问题,尽管声音还是不够响亮,但已足以引起同学们的诧异,我们俩会心一笑……

事后我想,真不该那样逼她!告诫自己,我再也不要这样的约定!师生的学习过程是互动交往的过程,就有不断涌动的情感。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有真情的互动,让我做一名学生生命成长中的贵人吧,做一名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用涌动的真情打动孩子的心。

如今,奇奇她已经是外国语学校的一名优秀学生了,不时地传来有关她的好消息。我愿这朵“羞答答的玫瑰”开得更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