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由于外界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以致于我们老师都难于应付。加上一些负面消息的影响,我们作为老师,的确处于“想管,又不敢管”的状态。然而,德育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上好课,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进行全面的栽培,这些在我看来,比让学生学习更重要,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要比逼着孩子多学一篇文章,多做一道题,所产生的意义更长远。让每一位孩子拥有一颗阳光灿烂的心,具备捕捉信息,吸纳正能量的能力,更有价值!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是数不胜数。有时,即便是一件小事,我们引导得好,对他们也会起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这其中是少不了教师智慧。如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值得我们研究。德育的内涵定位于“价值”,价值是无法灌输的,它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要实现精心又不经意的无痕教育。
因为每天都有数学作业要交,并且统计完成情况,把没有完成的孩子记录下来将由老师,老师根据情况告知家长。所以每次收发作业,将学生的作业交在老师桌面上都是由各组小组长负责。记得有一次,有一组长抱着昨天留的作业和练习册来到我的办公室,并告诉我还有四个人没有交作业,我当时还是象往常一样,对她说“让那几个人快点交作业,要不我就另外布置作业给他们了。”话音刚落,忽然听到旁边卢某某说:“老师,我催他们作业去吧!”原来不知他什么时候已经在旁边了,是来补交作业的。当时我有点迟疑,怕他不能完成任务反而把事情搞砸。可是又一想,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的,而且他这次交作业,虽然晚了些,但是,还算是主动交作业了。我犹豫了一下,想或许,今天表扬他一下,他主动主动请缨,顺水推舟一下,也许能促使他完成以后的作业。最后我带着信任的目光对他说:“好吧,我把任务交给你,你上午之前把没交作业的都收上来。” 卢某某当时很是兴奋,一口就答应了,兴高采烈地跑出办公室。午餐前,我来教室,我似乎忘掉了这件事,卢同学拿着另外三本作业本,走到讲台前,对我说:“段老师,我已经收了两本了,还有一本吃过饭就给您送办公室。”我很是吃惊,没想到他比组长还更有责任心!我想,以后应该都给他机会,于是就说:“哦,这次不错,以后你就帮助组长收作业,但前提你要完成自己的作业。”那孩子眯着眼乐呵呵的就答应了。
通过这件事,再一次地印证了我一向做法是正确的,把一些抛头露面的机会分给个一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孩子去做做,大家轮流着体验一下,既长了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信。不要忽视了大多数的普普通通的学生。只有当大家融洽为一体进,才会真正缩短孩子闪之间的距离,才能让那些所谓的落后学生,看到希望,找到前进途中的标杆。坚持把机会分给每个学生多关注那些中等及差学生,他们更迫切的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怀。当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他们在群体中被需要时,他们才有动力主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或是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