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亮晶晶的水洼印着一角小小的蓝天。9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来到新桥实验小学,就“儿童诗特色项目推进方案论证”和“学生项目研究论证”等问题,进行高位引领和指导。
儿童诗特色项目推进方案论证
张丽副校长对《儿童诗特色项目推进方案》进行汇报,从“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愿景”“建设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支持系统”几个方面展开。
方案汇报结束后,与会各行政及教师代表畅谈个人想法:
殷娟:要注重孩子诗性的日常培养,让每个孩子身上有有诗性的气质,这不仅体现在儿童诗课上,而是要多学科整合,我们还是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儿童诗性的气质。
张帅:加强内部教师参与度、教师素养、日常教学研究活动,才能提升教师诗性的素养。孩子的参与度在于老师的参与度,对诗性的培养还是要老师为核心。营造更为浓厚的儿童诗氛围,通过文化育人。
苗小芬:对于童诗美学的研究也同样尤为重要,儿童诗要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老师自己首先要明确怎样是有诗性。通过更为丰富深入的通识性培训,了解掌握诗性的内涵,从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儿童项目研究方案论证
高春媛副校长对《儿童项目研究序列化设计》进行汇报,主要从“设计理念”“内容架构”“实施流程”“支持系统”“项目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解读,旨在通过班级活动或教学,促成相关项目研究活动的开展、成果的展示,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平台。
吴教授对项目推进及研究进行指导,他认为:两位副校长基于学校发展,对各自领域的项目解读到位,很有建设性视野及整体性结构。他建议:分类可以再整合、再划分,使各位教师对方案推进的思考更具有结构性和逻辑性;关于特色项目推进,要成立不同分工的小组,责任到人;可以分设班级和年级机构,梳理成果,罗列大事记,有时间节点和相关责任人随时跟进活动的开展。
张红梅校长对现阶段即将开展的推进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包括成立研究机构、教师培训、作品推广、评价机制、精品系列打造等几方面。
经过吴永军教授高屋建瓴的梳理和指导,老师们对项目推进及研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今后,老师们将群策群力,共同构建、实施具有儿童特色的项目体系,引领学校的发展,向更高目标迈进,成孩子们的诗意童年!
撰稿:寇锦荟
摄影:黄菲
审核: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