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诗意教育丰内涵 教学工作再定义————新桥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0-10-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叶凌

当悠远的诗意,与发展的浪潮相遇,碰撞出的定是一首更绚烂的诗篇。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一所学校长远与高位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新桥实验小学以项目研究为主要载体,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机制,赋能教师成长,丰富学校内涵,彰显品牌特色,扩大办学影响,通过教师个人项目、团队项目等呈现出了丰富的样态。在这个收获与新生共存的金秋,三个校级层面项目与我们进行了首次“会面”。

 图片1.JPG

诗意,是教育的浪漫情怀和理想追求,是体现学科综合育人的价值表达。正心,是在传承中守正教育初心,在创新中摆正教育信心,是重塑教育之心。当诗意遇上正心,碰见一群紫藤花下的守护者,“诗意”“正心”“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便应运而生了。

姚建法副校长从建设主题、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计划、创新之处、预期成果和可行性行为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诗意”“正心”“四有”好教师团队的建设方案,并期望通过此团队建设,丰盈教师教育生活、重树学校教育之心,建设出一支诗意的、拥有“童心、慧心、爱心”的教育团队,让每个成员都成为教书育人先锋、团队引领标兵,树立起师德师风的典范和业务学识的模范。

 图片2.JPG

    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里,我们用儿童诗来呵护儿童敏感、想象与创造的天赋,润泽儿童真、善、美的心灵;我们以童诗涵育儿童,让儿童过有灵性的、创造的、诗意的生活。为不断发现儿童特质,探索更为契合儿童生长规律的教育方式打造儿童诗教3.0时代,张丽副校长向我们发布了儿童诗特色项目推进方案。

围绕这一主题,张丽副校长着重讲解了课程实施和支持系统两方面内容,期待通过儿童诗文化研究院、课程内容开发、课堂教学研究、童诗活动打造及环境升级、专家指导等活动的开展,深化儿童诗育人价值的挖掘与转化;建立“通过儿童诗的教育”价值取向;打造儿童诗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图片3.JPG

新时代的儿童教育不局限于校园,也能延伸于生活和社会之中。在教育中不断打破学校与社会的壁垒,充分聚合家长资源及社会各方力量,开发社区资源,依托各类社区活动,让学生综合性介入社区生活,会使学生迸发出新的火花。

高春媛副校长就此发布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儿童项目研究。从“自然节气”“社区生活”“地域文化”等几个研究领域设计了研究主题,期待通过发现质疑,确定主题;组建团队,制定方案;资料收集,信息整理;现场实践,跨界体验;总结提炼,成果发布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社会、接触生活,使学生在独特性调查研究与创造性的设计中,对所属的地域产生认同与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交流合作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图片4.JPG

发布结束后,张红梅校长围绕三个关系与老师们交流了三方面的话题。首先是项目研究与学校内涵发展、专业成长的关系,张校长指出学校非常重视项目的培育和建设,并试图以此为载体丰富学校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的项目不仅仅是校级领导和行政团队的事情,也是全体教师的事情希望全体老师都能参与三个项目的研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教师,肩负起新时代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后续将对中层和骨干教师进行研究项目的后续培育和发布。老师发展好,学生才发展更好,学生发展好,才能建设成真正意识上的一座有意思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好学校。

其次是师生常规与校园安全的关系。要求老师们铭记:安全无小事,安全皆小事,要重视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安全工作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校发展、师生生命健康的保障,张校长结合近期校园安全实例告诉大家要严格落实、确保教师安全、规范教学行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规范。

最后是课堂教学与学生素养的关系。希望老师们关注课堂常规;让学生能够认真倾听、自信大胆表达;注重合作常规的培养;做到师生和生生互动;在写字时做到书写工整,并要求老师们意识到近视的严重性,做好近视防控工作。

图片5.JPG  

    会议结束时,张校长对新桥实小的全体老师提出了新的期待:希“诗意”“正心”能够真正成为我们新桥实验小学教师的真正特质,来共同守望新桥实验小学孩子们的诗意童年!

(撰稿:徐梦凡   摄影:黄菲   审核:叶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