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了
花像喝醉酒一样
摇了
弯了
风走了
花就醒了
站得直直的
秋雨卷着零星飘落的红叶,裹着阵阵凉意轻轻敲开冬天的大门。在这个秋已深,冬渐临的季节里,新桥实验小学语文潜力成长团活动在录播教室如期举行。
《鸟的天堂》
孙雯嘉老师执教《鸟的天堂》。孙老师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带着疑问走进文本。通过抓住时间变化和关键句,理清作者两次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品味“卧”和“颤”字,联系环境描写,体会榕树的安闲、生机。与榕树的安静不同,鸟群却热闹、自由,孙老师通过句式对比,引导学生读出群鸟欢腾的景象。学生在入情入境中感受“鸟的天堂”的魅力。
《花的故事》
寇锦荟老师从学生喜欢的花朵入手,带领孩子们走进《花的故事》。她联系生活中学生看到的各种花,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打开思维。接着以例诗引路,感悟花的外形、内在,引导学生将花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丰富想象。老师适时的点拨、精美的图片和恬静的音乐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一首首小诗自然而然地从孩子们心灵深处流淌出来,语言自由而又满含真情。
【评课互动】
课后,两位老师就自己执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成长团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束昀泽老师表示孙老师的课目标明确,板块清晰,关注并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她提出建议:课堂上的朗读训练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评价。
潘玲霞老师认为孙老师在引入恰当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这方面也值得大家学习。
吴倩老师以“引入诗境,激发诗情”为关键词点评寇老师的课,认为寇教师通过巧妙的语言诱发学生进入诗境,在恰当的点拨中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想象,并能促使想象实现由单一向多元视角,由浅表到深刻。
蔡潇潇老师表示寇老师在课堂上能创设情境,提供支架,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课堂上如果能进行板书的梳理,会让学生在写诗时更有抓手。
【高位引领】
朱洁如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精彩的指导和引领。她表示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发现语言之美,让美的语言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新桥实小的儿童诗课型成熟,老师们一方面要注重帮助学生抓住诗的感觉——押韵、长短和节奏,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诗的气质,让学生享受读诗,享受创作的自豪感。
新小的语文老师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儿童的眼光,用心呵护每一颗童心,让诗意照耀孩子们的生活,滋养孩子们的心灵。
新小紫藤娃们
在诗意的年华里
捕捉美、享受美、创造美
用最自由的方式
与世界对话
自由、想象、快乐
是他们童年的底色
(撰稿:吴倩 摄影:吴倩 审核: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