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让诗性在课堂激扬——新桥实验小学语文学科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0-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束昀泽

枫桦伴影

丹桂飘香

掬一捧水月盈眼眸

摘一枝月桂秀掌心

紫藤花下

秋意渐浓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1020日下午,新桥实验小学语文学科与儿童诗项目组进行联合教研活动。

寇锦荟老师与学生从喜欢的花朵谈起,带领学生走进童趣盎然的花儿世界。学生将收获的情感体验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发现生活之美,畅所欲言,童言童语充盈着整个课堂。一首首小诗自然流淌,灵性而又生动,诗意而又童趣寇老师用精彩的语言带领学生漫游花海,讲述花的故事,感受心灵之美。

    李滢老师以小诗《爬山虎》开启诗意课堂,引导学生谈一谈生活中见到的爬山虎跟随叶圣陶先生细细观察爬山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李老师带领学生细细品读了爬山虎的叶子,发现了它“绿得新鲜、铺得均匀、长得茂密”的特点;又结合图片,让学生体会叶圣陶笔下爬山虎脚的特点,徜徉在生动优美的文字中,收获美的体验和生长。

课后,两位老师就自己执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观课老师们对“诗意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营造诗意课堂氛围、启发学生诗性智慧、指导创作灵性表达

儿童诗项目组万晓媛老师从专业的童诗教学角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老师们要不断学习,用诗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诗意的点拨,让学生有生活的体验感。借助学习教材中对事物的细节描写,帮助学生打开童诗思维,加以想象,进行童诗创作。

陕西安康赴江苏常州武进跟岗交流学习杨运菊刘婷老师分享了观课感受。习诗多年的杨老师认为今天的两堂课带给她的最大感受就是孩子和大人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在孩子的眼里,任何事物都是美好的,赋予了美的象征,让孩子们用童诗的表达回应自己所看到的万事万物,就是对他们诗性的一种提炼。

    张帅主任指出:儿童诗从语文中产生,如今又反哺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乃至所有学科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不是单纯地呈现诗的形式,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诗意的概括、诗意的对话、诗意的表达。老师们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开放童趣的情境,打开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将学生面对新知识产生的需求与能力无痕地结合起来,在语用体验中达到思维的发展。我们的课堂不刻意地“为诗而诗”,应该尊重儿童的诗性,发展学生的诗性智慧,让课堂真正实现诗意生长。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新小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愿意用最踏实的脚步,走好教研之路,用语言的美来引领孩子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让语文之花开在师生的心田。

诗一般的语言

花一样的童年

童性、灵性

课堂、生长

撷思维的种子

开智慧的花朵

 

撰稿:束昀泽   摄影:束昀泽   审核:张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