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
“草沾馀暖犹含绿,菊领新寒尽吐黄。”五年级,学生朝着懵懂和青春迈步,朝着自信与自律进发。为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的各项表现,增进家校沟通,实现家校共育,架起一座家校沟通的桥梁,共谋最大限度的教育合力。11月26日,五年级家长齐聚学校报告厅和教育专家共同探讨教育的智慧。
孩子进入五年级,渐渐步入了青春期,开始出现了一些特有的行为和表现。青春期亲子关系也开始变得紧张。该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对孩子遇到的困惑进行及时有效地疏通?
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青少年教育专家吴志伟老师。吴志伟老师经验丰富,做过27年教师、18年校长、数千个个案经历。他擅长从学校、家庭、孩子、教师和家长系统的视角提供促进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整体解决方案,被业内称为“更懂孩子、更理解家长的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吴老师从“接纳、关系、欣赏、共情”四个方面,用生动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家长们传授一些经验、解答了家长遇到的困惑,令在场家长受益匪浅。
集体会议后,家长们移步各班教室,三科老师围绕班级管理工作和学习状况主题进行细致交流,明确五年级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就各学科的学习给家长出谋划策。
班主任们用饱满的热情、激动人心的语言以及发人深省的例子来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解读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提出了让孩子注重阅读和积累的重要性;数学老师从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现状、年段特点、学习策略三个方面展开介绍,让学生注重思维品质提升;英语老师们主要从教育理念与目标,本班学生的基础与学习现状,学习方法与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家长们听完会后,深有感悟,收获良多。
会后,部分家长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通过交流,家长们了解到许多行之有效的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如何尊重和关爱孩子、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更有信心。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相信家校同心,携手同行,孩子们定能和美好不期而遇。
撰稿:卢双双
摄影:景柯 五年级班主任
审核: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