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创造
是照亮世界的阳光
为此
生命有了自觉
灵魂有了依靠
努力生长
成就更新
成了生命最美的姿态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气温骤降也阻拦不了我们研究的热情。12月14日下午,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举行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合作校阶段性成果展示——“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单元类结构教学的新探索”研讨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教授通过直播平台,全程观摩并做线上指导和点评。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副校长姜明红、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薛辉校长、“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的各地区、各学校的老师们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活动。
理念转化与实践
寇锦荟老师执教二年级儿童诗《信》,从绘本《不学写字有坏处》着手,以诗意的语言带领小朋友们进入了“信”的世界。在阅读体悟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感受了信的有趣,在欣赏思考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寻找生活中各式各样奇妙的信。每一封信都饱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寻找信的主人的过程中,学生们敞开思想,让思绪飞扬。小朋友们各展身手,给自己的小伙伴们寄了一封封无声的信,在生活中发现了一封封无形的信,在无声无形中感受到了有形的故事和故事背后奇妙的心情。
张丽副校长执教四年级《西门豹治邺》以复习简要复述的方法切入,引导学生利用情节图理清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过程。研读文本时,张丽副校长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言行中感受西门豹惩治计策的妙处,体悟人物形象,明晰复述时如何“突出重点”。她在收放资源、互动评价的过程中,扎实训练了学生的复述能力。最后,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进行剧本创作,在编、讲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启迪智慧。
分享交流促提升
徐芳娣老师和叶凌老师进行简要的评课。徐老师认为寇老师具有儿童立场,珍视孩子独特的审美,但在教学时教师还需注重童趣,提高资源捕捉意识,更加开放自己的课堂。叶老师指出张丽副校长在教学时,运用了新基础的方式教复述,在教学中有向开放,使课堂在开放过程中形成了一定联系,整个教学由单一生成到多维生成,具有生长感。
局前街小学姜明红副校长进行了总结点评。她表示《信》的教学是一个学习单元的构建示范课,欣赏老师在教学中对童心天性的守护和坚持,指出用儿童的眼光去读世界,并提出建议:语文课要做到情趣共生。姜校长关注到《西门豹治邺》一课中学生的“真实生长”,对教学模块的整体化设计、由点及线、逐步织网的推进过程,都给予高度肯定。同时指出,在后续研究中,要重新定义在统编教材背景下单元类结构教学,对单篇文本的教学功能要重点解读,每一篇课文都应发挥它本身最大的作用。
经验延伸新探索
新桥实验小学自从进入“新基础教育”研究,语文组从课型研究到单元类结构教学,一直扎实日常,不断实践,在统编版教材背景下的单元类结构教学做了许多尝试与探索。张帅主任做了《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单元类结构教学的新探索》专题汇报。
她介绍了十多年来,新桥实验小学语文学科在课型研究、单元整体教学、单元类结构教学以及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单元类结构教学进行的探索、实践。
张老师对新阶段的研究做了整体汇报,把过去所形成的“单元类结构教学”的方法进行迁移,在“诗意儿童文化”特色打通课内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创生性的新实践:全面解读,梳理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谱系;纵向梳理,尝试探索单元类结构教学的新课型;融通课内外,发掘学生言语能力的生长点,促进语文教学新样态的整体化成。
专家指导明方向
李政涛教授充分肯定了新桥实验小学把儿童诗教学和单元类结构教学相结合,看到了推进和生长。
他围绕“信的内涵和育人价值,以及如何把育人价值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第一堂课给予细致的指导和建议;认为张校长的课自信从容,教学目标清晰,课堂生长感强,评价权的深度下放和清晰的教结构用结构的意识令人印象深刻。李教授充分肯定语文组研究专题中强烈的课型研究意识,在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序列,展现了新型课堂。
李教授对单元类结构教学的继续延伸提出建议:要体现新时代的特性,体现新教材的特点,体现单元教学的特征,体现“新基础教育”的特质。他对新桥实验小学语文研究提出殷切期望:努力探索“三位一体”的品牌,实现儿童诗、儿童剧和单元类结构教学的融通,走向新品牌,成为新桥实验小学的新特色、新创造。
本次活动不仅是我校“新基础教育”研究的阶段成果展示,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新桥实小的语文老师将在“单元类结构教学”主题下不断创新、实践反思,始终怀揣“新基础教育”信仰,笃定前行,创造学校教育新生活。
你是你
已不是最初的你
你是你
也不是昨天的你
每时每刻 每一天
你的成长
永远不在眼里
只在心里
(撰稿 :吴倩 徐梦凡 摄影: 黄菲 审核: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