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像一个梦,
梦里有我们的想象。
童话像一颗糖
糖里有我们甜蜜的生活。
童话像一朵花,
花里有我们诗意的生活。
童话给每个孩子一片天马行空的想象天空,一个五彩缤纷的梦幻世界,一段多姿多彩的童真岁月。4月27日下午,我校低年段及青年成长团的教师们汇聚一堂,与孩子们一起探索童话世界的奥秘。
仇颖飞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以谜语导入,让孩子们根据谜面猜一猜小动物是谁,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仇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采用读一读,找一找的形式,让学生找出动作词,再结合插图与生活实际辨一辨。在孩子们复述课文时,仇老师先分别出现四幅图和填空练习引导孩子及把握了课文内容,为复述整篇奠定基础,还适当穿插品德教育,安排巧妙。
丁文盛老师执教二年级《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丁老师基于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以“青蛙吆喝——顾客上场——走了不买——青蛙想、做”为表演架构。表演中,提炼表演要素:理解语言、合理想象、揣摩动作、感悟心理。整节课,学生灵气生动,表演层层递进,氛围自然活泼。丁老师将儿童剧表演与童话故事完美结合,使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语言,展示自我。
殷琳老师结合两位教师执教的童话课文,分享她的微型课题《童演童语:小学童话教学策略研究》。殷老师立足童话,研究表演在教学中的策略。殷老师多角度分析课题研究背景,提出从童话在统编版教材中收录的情况,教学实践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实施策略建议这三个方面来具体研究探索,旨在深入了解一线教学实况,通过表演,带着学生打开童话世界的大门。
薛辉校长对两位执教老师表示高度肯定:两堂课都做到板块清晰,层层递进,每位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得。同时,他提出宝贵建议:一是指导学生表演时,要依据课文内容拓宽学生表演创作方向,提升课堂开放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表演中去;二是提取学生信息时,要引导学生基于整体性的角度,汇聚总合,得出结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脚步是匆忙的,但要有所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在专家的引领下,青年教师可以以更专业的视角来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突破固定思维,少走弯路错路。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更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进行磨练。
撰稿、摄影:倪真知
审核: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