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儿童诗,不只是为了孩子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05日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万晓媛

写儿童诗,不只是为了孩子

文 |  谭旭东 

山叶兄和一群热爱儿童诗的朋友,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经常在群里交流作品。他发来一组儿童诗,请我点评一下。同时,他也希望我对儿童诗发表一些看法。


几天前,金波老师给刘崇善老师的诗集写了读后信。金波老师年逾80了,但他依旧很关心儿童诗,他在信中呼吁大家重视儿童诗,也希望有人来组织一个全国性的儿童诗会议,大家坐在一起讨论讨论问题,发表发表看法。但现在这样的机会几乎没有了,因为出版环境变了,不但少儿期刊和报纸刊登儿童诗版面少了,出版社对儿童诗普遍不感兴趣。不是儿童诗不好,是有些人认为儿童诗图书销量不好。


儿童诗图书销量不好或书店里少,有几个原因:一是很多编辑自己不读诗,甚至也不懂诗,她们对儿童诗之美没有感悟和理解,所以对儿童诗作品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不敢编辑出版儿童诗集。我曾经说过一句很得罪人的话:“一个没编过儿童诗集的少儿图书编辑,绝对不是一个真正有水平有眼力的编辑。”二是一些语文老师和家长的诗歌素养有限,她们不爱读诗,也读不出好诗的味道,因此她们在选择读物时,就会选择那些很容易把握的童话、儿童小说等故事类书,尤其是绘本。这是一个“阅读偏食”的问题,需要语文老师和家长通过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来解决,别人解决不了。三是儿童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儿童诗是讲语言锤炼,字数少,不讲故事,它在语言艺术里是最优雅的。普通老百姓都会讲故事,甚至很多目不识丁的人都具备很高的讲故事的能力,但要写出好的诗来,却是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有博士、教授头衔的人都难以做到的。所以,儿童诗在儿童文学门类里相对小众,就很正常。写儿童诗的人也不要天天抱怨儿童诗不受待见。大家看看,欧美儿童文学经典里,儿童诗就只有很少的几本,但经典童话和儿童小说则有数百部。这个道理很简单,很多砖瓦匠都能砌一间大房子,但能用一颗核桃雕出一座城堡的人则少之又少。


写儿童诗,应该是有些讲究的。根据我的阅读与写作经验,儿童诗一定要单纯,要干净,不但语言单纯、干净,意境也是单纯、干净的。儿童诗的质地如童心的质地。每个人的童年的经验与色彩是不一样,童年生活有它的丰富性,但我们在写儿童诗的时候,不必因为童年的丰富性而把儿童诗写得五花八门,因为一个孩子再有丰富的童年生活,他的心灵世界是单纯与干净的。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不单纯、干净了,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孩子了,他要么过早丢失了童心,要不是被成年人世界污染了。所以,我觉得写儿童诗,一定要把书写童年生活的丰富性与表现童心世界的纯洁性区别开来,它们是两回事,但写作者要找准自己表现的美学目标和价值方向。


可能有些人会质问我:把书写童年生活的丰富性与表现童心世界的纯洁性区别开来,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不是如此。童年生活的点与面很多,它们都是我们写作时的材料,就像我们要做一个陶罐,童年生活是泥巴和颜料。但陶罐做好了,它给人的内在的气质与品格是纯洁的童心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考虑,那些被各种所谓题材所局限的写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写孩子的苦难,写孩子的快乐,写孩子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等等,都最终要写出孩子的心灵世界——记住,一个受苦的留守儿童,它的心灵的纯洁都会让成年人无地自容。因此,简单地描述各种儿童生活,动不动就写留守儿童、乡村生活或校园生活,都要落实到童心的表现。对很多问题,一个孩子的想法,一定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写的儿童诗里,写出的是我们的想法和愿望,那这就不是孩子的心灵世界。不过,不少儿童诗是我们一些成年人以诗的名义来装扮儿童,好像一个世故的成年人要装扮一个小天使一样,怎么装扮都不像的。



640.webp (2).jpg


(2010年夏,作者和小读者在一起)

有人总说:“成年人怎么能写出优秀的儿童诗呢?”咋一听,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这话说得很武断。不少人也认为,成年人不可能再回到孩子的状态,即使写,也只能是装扮成孩子的样子。有一次,我组织一个儿童诗歌的教学论坛,有几位语文老师执教儿童诗公开课。其中,一位语文老师拿张牧笛的诗《人不长大该多好》为例,做了一堂儿童诗阅读课。课堂上,语文老师让孩子们发表看法,他们都说不想长大。来听课的老师和教研员中,有的就认为,人肯定会长大,而且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大,所以一定要在课堂上告诉孩子:人是会长大的,这是生命规律。在活动最后的点评环节,轮到我发表看法了。我说:“孩子不想长大,因为他们留恋童年,不想像成年人那么活者。成年人活得很功利,很累,孩子们都知道。”我还说:“其实,人是永远也长不大的。”西方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已经证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的幼态持续性,即人是永远长不大的。人的大脑在7岁时就基本发育成熟,7岁的孩子的大脑与成年人的大脑基本没有区别了,但人无论怎么长,大脑神经里总有一点点长不满,那就是童心。法国哲学家巴什拉也认为人类的核心是童年与梦想。童年的生命是诗,童心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有好奇心的人才会怀有秘密,才会有敬畏,才会有希望与理想。童心如清澈的泉水,也如纯净的天空,童心里跳跃的是快乐,飞翔的是好奇。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不快乐,不是因为童心不快乐,而是成年人强势地干预了孩子的生命,替代孩子思考,甚至强迫孩子说他们不想说的话,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破坏了童心对世界的好奇与信任。有童心的人,有些任性,有些顽皮,但也有爱,有宽容,有执着,有希冀,有智慧。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揭示的就是童心的秘密,那个说真话的孩子,是不管不顾的,他不怕凿穿了谎言后被孤立,甚至被砍头。《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的是,童心世界的单纯、干净。写儿童诗,包括写其他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写出童心世界的单纯和干净。没有这样的表现,儿童诗写得再好玩有趣,也是苍白的,也是经不起品读的。


儿童诗是《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孩子说的话,儿童诗是小鸟的啼唱,儿童诗是草尖上的露珠,儿童诗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儿童诗是溪水的叮当,儿童诗是夜晚的星星,儿童诗是孩子的瞳仁,儿童诗是诗人内心最单纯、干净的那一份童心……


儿童诗是什么,儿童诗该怎么写?不只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我们一起来写儿童诗吧,认真写。写儿童诗,不只是为了孩子。

(注:此文系首发,因此请大家转载时,注意署名。——谭旭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0-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028012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