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微风和煦,阳光正好。新北区逻辑推理项目组第22次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弘毅楼录播教室举行,本次活动以“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为主题,参加的人员有新北区逻辑推理课题组全体成员,新北区小学数学教师代表等,主要分四个板块展开。
首先由罗雯娟老师执教了一堂四年级《运算律——练习课》。整节课,罗老师以春风化雨般的教学风格,吸引着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形象引入运算律的复习活动,通过让学生去“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动,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罗老师设计了层次分明的练习活动,通过让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对数据的判断,培养学生对运算律运用的正确性、灵活性和合理性,整节课罗老师由浅入深、注重拓展,使学生在思维的拔节中不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
接下来,由陈慧老师执教了一节五年级的规律探索课——《和与积的奇偶性》。陈老师以干脆利落、思维严谨的教学姿态,从已学的奇数偶数入手,通过圈一圈的活动,展示两个或几个数的和、积的奇偶性,初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陈老师设计的形式多样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经历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发现过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自主自觉的进行结构化思考,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随后由新桥实验小学展业老师做了题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演绎推理意识的培养》的专题讲座。展老师从“演绎推理内涵界定、演绎推理水平层次、演绎推理教材厘定、演绎推理教学例举”四个方面全面解读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意识。
展老师首先从推理功能的不同,详细介绍了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的特点,清晰的厘定了小学数学教材中演绎推理的所包含的具体领域。接着分别以罗老师和陈老师的的课为例,展现了演绎推理具体运用,例如在《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中,陈老师通过举例归纳猜想得出两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后,向学生质疑:“你能把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吗?有什么办法证明验证猜想在任何情况下一定成立呢”,鼓励学生“质疑—论证”,使学生对演绎推理有了初步体验。
最后由常州市教科院小学数学研训员、常州市荆川小学蒋敏杰校长进行了专业化指导与高位引领,蒋敏杰校长肯定了两节课的亮点,并就如何扎实教师教育教学日常,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三点建议:一、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能听会说的习惯;二、设置的每一次学生活动,要有鲜明的活动目标并力争达成;三、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通过类比迁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意识。
“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新桥实验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此次活动交流的平台,对提高自己的日常教学水平树立了信心,我们只有将教育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牢记教育初心,才能在教育教学之路上从容不迫,越走越远,教师的专业成长方向才能越来越清晰,从而可以实现一路欣赏,一路采撷,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