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暑期转眼即逝,8月22日,新桥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如期相约报告厅,开展为期三天的主题为《学以致远,涵养诗意教育人生》的暑期系列培训。
张校长以《落实“双减”提质量,变革方式促发展》为主题进行开班动员。她从教育改革的形势和成长教师、提质学校发展两方面阐述了教师为什么要培训。张校长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培训以专题促进发展,确立学校发展、课堂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三大主题,邀请实践性专家,引领老师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张校长希望全体教师能提升参培质量,把自己放置在每一场培训的角色中,不断自我迭代,付诸行动。从专家的表达中、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自己在教育上的初心、影子和未来。
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的戴晓娥院长为全体教师做了开班第一讲——《终身学习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考》。 戴院长围绕以下3个话题进行分享:
1. 终身学习时代,关于学习场景的新思考:
戴院长首先引发教师回忆思考自己最喜欢或最向往的学习场景,反思教师给孩子的学习场景,让老师们明确了与现实生活相勾连,创设真实情境,才能让学生感知学习的真正意义。戴院长还从自身出发,畅谈自己的学习场景,启发老师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思考,学习用技术解放自己,不怕折腾,不断突破自我。
2.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怎样的课程教学教师:
习近平主席提出“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戴院长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希望老师们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研究学生心理,也要三观正、境界高、格局大,在专业实践中主动成长,在终身学习中幸福生活。
3.构建未来学校学习场域,我们可以做什么:
戴院长以“学校中最有吸引力的学习空间在哪”切入,启发老师们改变日常教学,树立全学科育人理念,创建全空间学习场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网络连接者、内容创造者、体系建构者。
戴院长娓娓道来的讲述,可谓是一场视听盛宴。她与现场教师进行互动,调动大家之间碰撞观点,激发老师们全情投入。她从自身的工作、学习、研究说起,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阐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给予老师们深刻的触动与启发。老师们只有不断学习,转变自身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下午,四位老师交流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蒋敏杰校长进行点评提升。
黄桂华老师以《突破“茧”房,打开困局》为主题,分析了作为老教师的自己“茧”在何处,她制定从反思昨日、审视今天、前瞻明天等方面破“茧”,做学习型教师,开拓创新,超越自我。
罗雯娟老师以《心之所向,驰而往之》为题,从课堂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和学习平台方面进行个人现状分析和个人不足剖析,她制定的规划目标明确、细致,并立志坚持脚踏实地、吐故纳新、三省吾身以落实目标。
李贲老师围绕《三十而立,当成长成为习惯》从个人素养优势、个人素养潜势、三年发展规划三方面分享自己的展望。
王瑞琪老师围绕《心存感恩,志存高远》分析了自己作为新老师的优势、劣势,她从角色转变、教育技能、教研并进等方面制定三年发展总目标、分年段目标和实施措施。
蒋校长首先从个人认知、明确目标、形成年历和重点项目方面细致地指导老师们制定发展规划。接下来他以《提升实践知能,定义“教师学习”》为题,围绕教师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教师专业发展自评观测、“教师学习”的取向、目标、动机和途径等方面分享教师成长的路径。他认为,“教师学习”不仅是教师发展的路径,更应该成为全新的教师教育理念。教师成长需要在复杂情境中学会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实践能力。
一次培训就是一次洗礼,一项参与就是一次成长,一份记录就是一次收获,一个行动就是一次进阶。让我们在培训中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扭头看看别人走的路,向前看看远方前行的路,不断打量、考量自己的初心和目标。
(撰稿:吴倩 摄影:李贲 审核:叶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