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学以致远,涵养诗意教育人生 ——新桥实验小学2021年暑期教师系列培训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1-08-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罗雯娟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为促使教师了解教育教学新动态,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2021年8月23日,新小全体教师齐聚报告厅,参加第二次暑期培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引发热议。学校教育该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呢?本次培训,就这一热点问题,展开深思与探究。

    专家指导,高位领航
    第一阶段为专家主题讲座。本次会议有幸邀请到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姜明红校长引领指导。姜校长围绕“双减”政策细致解读,为我们带来《新时代教师发展新内涵》主题分享。她用一个个深入浅出的案例从三个方面展开研训:敏锐把握新时代社会发展特点,清晰认识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科学规划新时代自我发展路径。生逢盛世,教师既承载着接续奋斗、载梦前行的使命,也肩负着开源活水、立德树人的担当。她倡导我们要立大先生志,做奋斗者,育时代新人。

1.JPG

2.JPG

    姜校长充满活力、生动有趣的讲座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新小的老师们也将带着所学不断赋能,不断成长。
    老师们结合前期学习与日常感悟交流想法,在与姜校的思维互动中消融困惑、丰富理解、深化理念。
    语文组蔡潇潇老师: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减负”与“增效”是可以有交点的。减负减的是不必要的压力焦虑和过多的重复操练,而增效增的是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它们并不是完全矛盾对立的。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的确也需要适量的练习巩固,但一味通过“题海”来习得知识,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精选开始,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承载的思维价值。课堂上教师不能满足于点状习题的解答,而要设法挖掘教学内容承载的更多教育的功能,从而拓展和提升学生的能力。

3.JPG

    数学组陈惠老师: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势必要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回归课堂主阵地。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多,教师要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愿意待在学校。练习设计上,除了双基练习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设计灵活的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着眼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4.JPG

    英语组汪烨老师:作为老师,应该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研教学中,多归纳总结一些有用的干货,以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最好平台,应充分把握课堂实效。就英语教学而言,课堂上,前5分钟可以让学生欣赏歌曲、儿歌、绘本,或是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如地学习。

5.JPG

    班主任组王岗老师:双减”政策旨在转变“唯分数论”的思想。弱化以“分数”为评价标准,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多元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中。教师需要对“多元评价”的内容、维度、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随着校内时间的增多,教师更应该有创新的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满足学校教育的多样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让学生愿意呆在学校,且学习效率有所提升。

6.JPG

    社团组杨英子老师:“双减”要减的是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我理解的是,双减的核心就是让学校能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回归校园,不需要再去校外培训。作为社团老师,我可以组建社团进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科普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也可以是分组进行式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育一批有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较好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在课后服务期间分组进班组织体验活动,进行同伴教育。同伴科普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提升科普活动的效果。

7.JPG

    沙龙研讨,集思广益 
    第二阶段为分学科细化研讨。各学科组的成员为了凸显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心策划和准备,齐心交流和研讨,从多角度阐释如何将“双减”政策落实细化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8.JPG

9.JPG

10.JPG

11.JPG

    “双减”政策的落地,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是对百姓关切的积极回应,更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落实。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必须主动担当作为,想方设法提升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进家校互信,融洽家校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为此,新小积极响应,拟行动如下: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认真学习领会“双减”,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2.以生为本,植根课堂: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入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3.发展素养,提升能力: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保障。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我们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好地指引我们的教学实践。
    4.行动研究,持续发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

    政策是指南、是规范、是准则,希望全体教师“双减”政策内化成习惯,落实于行动。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奔跑,不断创新,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步入教育新时代,创造教育新生活。

    (撰稿:周丁露          摄影:李贲         审核:叶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