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要上学吗
他们的学校在哪儿呢
是天空还是房顶
是泥土还是鲜花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意渐浓的阴雨天阻挡不了新小语文教师的研习热情,10月15日下午,大家汇聚一堂,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潜力成长团展示活动。
课堂教学展风采
吴倩老师执教二年级《曹冲称象》。
吴老师用游戏导入,从引出“称”字入手,围绕“称”字展开教学,环环相扣,水到渠成。纵观课堂,识字教学扎实有效,活动设计生动有趣,师生互动自然生长,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思、在玩中成长。大家仿佛变成了“曹冲称象”现场的一员,走进文本,感受称象的乐趣。
吴春燕老师执教五年级《松鼠》。
吴老师素养极高,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得心应手。整堂课,板块清晰,目标明确,老师紧扣语文要素,巧妙地将中国百科全书和布封笔下的松鼠进行对比,孩子们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文学性说明文的表达之美。吴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亲切自然的教态,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大家都沉浸在课堂中,感受着松鼠的可爱。
联合研讨共生长
课后,两位老师就自己呈现的两节课进行了反思,其他老师围绕“如何设计课堂学习活动,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观课感受。
陆艳林老师认为二年级吴老师的课堂随文识字有层次、朗读指导有方法、文脉理解有针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在教学推进时,吴老师化繁为简,层层推进,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符合儿童学习特点,孩子们学有所得。
储勇进老师谈到《松鼠》一课的观课感受时,提出吴老师的课堂干净利落,和学生的互动自然大方,巧妙利用课后习题,让学生走进文本,边梳理总结松鼠的特点,边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不仅知道说明文要将事物说明白了,而且发现文学性说明文与其他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另外储老师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课堂的推进速度可以适当放缓,多媒体资源的使用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专家赋能促发展
最后,朱洁茹老师进行高位引领,肯定了两位上课老师的认真和努力,她们对教案了熟于心,教学环节自然流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语文要素。《曹冲称象》一课,基础部分的教学十分扎实,这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内容;《松鼠》一课,老师在回应学生的课堂资源时很有智慧,学生读出了说明文的乐趣。同时,朱老师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青年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基本功,不论是课堂上的教姿教态,还是板书的书写,都需要落实在日常的课堂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收获更大的进步。
语文研习犹如一次登山,当你踏完层层台阶,到达山顶,你会看到远处的霞光,辽阔的天地。新桥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定会坚定目标,不断反思,朝着更远更高的地方迈进。
我正想着呢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朗朗读书声
又响起来了
(撰稿:束昀泽 摄影:束昀泽 审核:孙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