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上
金色的、银色的浪花
在唱着歌,跳着舞
她们肩并肩,手牵手
一起向前奔
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之下,新桥实验小学语文组进行了“减负增效”为导向的作业变革探索。统编版语文教材是“双线主题”视域下探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从基础到综合,从阅读到表达,从积累到语用都为我们设计单元语文作业提供了培植的土壤。
在作业设计研讨中,六年级语文组立足统编版语文教材“双线组元”编排特点,形成了单元作业设计体系。在进行单元教学之前,教研组提前梳理单元语文要素,基于学生能力点形成单元作业框架,真正做到了作业设计优先于教学设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探寻作业变革的密码。
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较远,当时的语言表达也与现在的语言表达有较大差异,所以必须借助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课文。基于此,第八单元作业根据识记、理解、运用、分析、鉴赏等学生能力点的层级要求分为基础类、拓展类、实践类作业。同时作业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基础作少而精,拓展作业精而活,实践作业活而趣。
在单元作业的指引下,老师们逐个击破教学难点,同时同学们也迸发了研究鲁迅的极大热情。原本晦涩难懂的字词成为了同学们争相了解的内容,原本距离遥远的伟人也仿佛来到了大家身边。同学们根据作业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分工收集鲁迅资料,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对鲁迅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初识鲁迅 “我为先生画小象”
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带着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纷纷画下了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先生,寥寥几笔却把鲁迅先生的神情描摹得惟妙惟肖。甚至还有一些同学摘抄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激励自己,在一张张书签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鲜活的鲁迅先生。
了解鲁迅 “走进鲁迅的一生”
初识鲁迅后,同学们进一步查阅资料,走进鲁迅先生的一生,他不只是在故乡和闰土一起玩耍的少年,他更是为中国前途命运呐喊的英雄,在一张张精美的小报介绍中鲁迅的一生愈发清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与鲁迅对话 “先生,我想对您说”
心怀对鲁迅最崇高的敬意,同学们用最真挚朴素的文字和先生对话。每一篇书信都饱含着同学们对先生无限的怀念和追思,同时也表达了这群少年更为坚定的信念,追随先生成为当今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向上。
插入文档“先生,我想对您说”共4篇,每一篇单独做成滚动,要放班级和学生姓名。
先生,我想对您说
第一篇:
敬爱的鲁迅先生,您好!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后,我终于真正了解到您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您借着谈《水浒传》教育了周晔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幽默的语言里又带有批评的意思,您的教育方式真独特。还有就是您借碰壁说明了旧社会是多么黑暗,话中有话。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您救助那个黄包车夫的时候,我看到了您的细心、关心与憎恨旧社会的心情,您这种帮助贫困群众的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您半夜三更还经常写作,咳嗽声真令人心疼,虽然您有病,但您却还让女佣多休息,我打心底里佩服您。
还有就是,在《朝花夕拾》里,一场大火,所有人都被困在火海中,清醒的人使劲地喊着,想叫醒他们,但无济于事。而鲁迅无疑是这早醒的人,他也想喊醒周围的人,但却收效甚微。
您用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您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爱戴,您那爱国爱民的精神永远在我心中,永远会被世人们传下去!
——六(5)班 范贺然
第二篇:
亲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时间飞逝,您已离开我们80余年了,我致您此信表示深深的敬意。
现在我可以愉快的告诉您,中国已经摆脱了封建,成为了世界强国,家家奔小康,人们再也不用担心穿不暖或吃不饱的问题了!当然,这一切少不了您的帮助。
先生,您是五四运动的先驱者,是新文化的奠基人,从中国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再等您最后留下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这些文章叫醒了沉睡的中国,也激励着我们前行。
狂人日记是您为新青年,做出的第一份贡献,里头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是啊,当时的社会是如此的腐败,您当时是多么想为中国做一些贡献,叫醒了铁屋子里面的人啊!可是因为反动派你被到处追杀,但你没有屈服,您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您也是这么做的,直晚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你仍然写着如匕首一般的文章,跟反动派作斗争着。今天,中国的这模样少不了你的努力,当您在天上看到现在人们衣食无忧的过着日子时,估计也会欣慰地笑着吧!
你写着一篇篇被称为匕首的文章,可你又是这么幽默风趣,和蔼可亲,听一些人说跟您聊天没有一点紧张感,反而会感到愉悦,会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如果您还在人世的话,我一定要去拜访您,向您请教一些您写的文章,向您学习您的精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新街口的那栋老宅子,到处都弥漫着您的气息,可是我们再也看不到您的背影了。
愿您在天上能收到我这封信,能让您亲自来读我的文章,将是我一生的奢望。
——六(5)班 葛子城
第三篇:
鲁迅先生:
见字奉悉,
今年是2021年,也是您逝世的第85年,在着85年里,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但不变的是您的笔锋,您的文字,以及您心中伟大的革命精神。
在如今的时代,每个学生大多都在语文书上认识您,那时候看您的文字枯燥,无味,甚至无聊,但那时哪懂 ,读您的文字是需要联系背景的,您的文字不是闲来无事的杂文,而是中国人民的血与泪!悲与辱! 您批判封建社会,为了捍卫新思想,您可以奉献一切。
在更多的学生眼里,您早已脱离了凡夫俗子,转变成了一位以笔代戈的战士,在反动派的眼里,您永远是那颗最出头的钉子,尽管他们迫害您,您依然锋芒毕露,不屈不挠,这时候的您,是伟大的。在新文化运动者的眼中,您是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中国文化革命的干将。在我的眼中,您是名副其实的”民族魂“!
鲁迅,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您的一生写照!
——六(8)班 曹子豪
第四篇: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虽然您已经逝世多年,但是一读到您的文章,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您寸把长,直竖的头发;黄里带白的脸,还长着像隶书一样“一”胡子;还有牙黄色的,羽纱做的长衫。
在您和您的侄女周晔一起聊《水浒传》时,侄女周晔没有好好看书,您却没有严厉批评,反而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告诉周晔,读书要精读,不能囫囵吞枣。让我看到了您非常喜欢小孩子,又十分和蔼可亲。您又多么珍惜时间啊!就像您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是啊,时间就是生命。
笑谈“碰壁”里面,您把当时黑暗社会比作墙壁,在这种黑暗,看不见一点儿光明的社会上,人民没有一点自由的社会上,您却不怕挫折,不惧迫害,与反动派作斗争,看出您有一颗爱国的心。
您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您留给我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这种精神没有高低之分。您留给我们的作品是不朽的,是我们后人的精神粮食,要好好的去细细品味它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您有一颗心,一颗爱国的心,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我们永远记住您!
此致,
敬礼。
——六(8)班 姚依雯
作业的变革和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语文组老师们在今后的作业设计中将进一步挖掘作业的育人价值,以作业变革为“切口”,真正撬动我们的教学变革,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海面上
一群少年航海家
在金色的,银色的浪花里
劈波斩浪,奋力划桨
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寻找太阳的故乡
(撰稿:张秀秀 摄影:六年级组 审核:孙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