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发布了2022版的新课标,为把握课标教学理念的调整,掌握教学方法的变化,做好课标与教材的有机融合。新桥实验小组综合组在各学科自主研学课表的基础上,又展开了集体教研活动,本此承担教研任务的是科学组。科学组基于本组微型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由陆露和冯玉玲两位教师呈现了两节以培养学生论证科学思维为目标的科学课。
陆露老师执教的是《测量降水量》。陆老师创设测量常州市十一个景区降水量的真实情境,让降水活动更贴近实际生活,用结构化的材料模拟降水,使模拟实验更加贴近一场实际的降雨,把模拟降水情况与一场真实的降水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养成基于数据找规律,基于规律总结观点的科学思维。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之中,活学活用。接着通过讨论降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正面、负面影响,既引发学生认识到降雨的重要性,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全面而完整的认识。
冯玉玲老师执教的是《盐和糖哪儿去了》。小浣熊洗棉花糖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多样的实验环节令学生热情高涨。课堂贴合学生实际,用生动的情境将环节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主张,经质疑、辩驳,修改完善主张,等论证的环节,促使学生对于溶解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由感性上升至理性。冯老师课堂之中抓住了学生的奇思妙想,有促效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的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头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例展示后,新桥实验小学综合组的各位老师对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堂和扎实的基本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够扎实把握教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方法上的渗透和实验操作上的指导,并在数据分析和教具设计上有自己的想法,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同时,综合组各位老师也对上课教师的语言表述、概念建构、实验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鼓励年轻教师能在充分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敢于创新,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