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目
《爱的教育》
导读教师
(徐文博)
推荐理由
《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
亚米契斯出生于意大利,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爱国情绪高涨,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就作家而言,他童年的种种遭遇……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自然的条件对他幼小生命的折射,这一切以整合的方式,在作家的心灵里形成了最初的却又是最深刻的先在意向结构核心。”
他看到,尽管意大利在1870年实现了民族统一,但人民生活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他希望借助学校教育,借助博爱、宽容的精神,传播现代文明。他写作的初衷是心向社会,心系国家的。
《爱的教育》这本意大利文的著作它原来的标题是“Cuore”,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心”的意思。用“心”,也就是用“真诚的心和平等的概念”来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是该书的教育主旨,也是这本书最局限、甚至可以说最“失败”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个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作者对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明知道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人与人最大的交流障碍在于他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而这一点不是简单的对“心”的召唤能解决的,但是,他却没有勇气把自己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讲出来,而只能采取逃避和迂回的办法来号召所有的青少年都做一个有“心”的孩子。这一点,作者自己也早就认识到了,所以,在《爱的教育》获得成功之后,他在一些媒体上对自己的所谓“理智上”和“感情上”的矛盾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读书笔记
心得掠影
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这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它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爱的教育》都一直是整个意大利的青少年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小说不仅写出了人间的多种真爱,也用许多故事告诉了读者一些道理。正如许多小标题一样,告诉读者不要有虚荣心和嫉妒心,要怀有感恩之心,做任何事情要有勇气,有胆量,有毅力。《爱的教育》在写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时,逐渐上升为对社会、祖国的爱。
作者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叙述故事,通过对儿童视角的准确把握,对儿童世界、成人世界作了逼真展示和深刻剖析“童年永远是一种心理距离,永远是一种心理切入,永远是一种心理觅寻”,在某种程度上,守望童年成为作家们的审美理想,而儿童视角的叙述则是表达他们这一审美理想的最好载体。
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活到老,要读到老。一本书不同的年龄来读,就有不同的理解,一辈子也读不完,悟不透。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掌握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有了整本书阅读的能力,就有了阅读的兴趣,一生就会与阅读不分离,成长一生,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