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何,有的孩子书读了不少,收效却甚微;有的孩子不肯读书,拿起书都得家长催;看漫画书还行,看文字书费劲;作文缺乏亮点,表达想法词不达意……孩子的阅读兴趣该怎么培养?阅读书单又该怎么选?表达差又该怎么练?世界读书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建议吧!
很多家长咨询,孩子不爱读书,怎么样培养兴趣。对此,我们不要着急,可以依据孩子的兴趣点从不同角度入手。有的孩子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书的热爱;有的孩子可能是从文学上、从感情上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还有的孩子可能从小就喜欢读历史书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我们父母就可以从兴趣点入手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有以下七个建议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注意营造良好丰富的阅读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我们周围的一些物质的环境,比如我们家里是不是连个书架也没有,也没有什么书籍。如果,家长要找一本书,想让这本书帮助父母去影响到孩子,可能就有点欠火候。 家长应当成为孩子的阅读榜样 父母要培养自身的读书习惯,也要喜欢阅读。如果家长在一边玩手机,除非你在看一些手机上的文学作品,当孩子问起了,可以回答:“爸爸妈妈也在阅读,只不过看的手机上的小说或者散文”,那么孩子可能也不会说什么。 如果家长不喜欢读书,却一直让孩子读书,在孩子心中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自然也会影响到孩子。 寻求办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家长和孩子唠叨了很多遍,想让孩子听见,他听不见,但当我们把声音放低,就会发现这个时候的孩子的耳朵是“竖”着的。你越不让他听见,他越想听见。通过这个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定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当然,这里先强调一点,不要过早地让孩子阅读一些比较复杂的书。 一二岁的孩子,甚至了三岁的孩子,他们在听父母讲故事的时候,其实对于书的需求主要不是书的内容。 所以这个时候的家长不用过早的每天换个新内容,还要问他,“在书里体会到了什么东西啊?”“刚才妈妈讲的是什么呀?”这时候可能孩子不会重复你的故事。因为他们所需要的不是这样的。 孩子大一点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各种书的选择。那么这个时候,有家长开始有了担心,孩子从小不喜欢读儿童文学,上了小学三年级,读的书都是很多历史、科普的书。其实,我们家长可以放心,可能他比别的孩子早熟,不喜欢再听一些小小孩的事情。我们只要适当地跟他们谈一谈,可以看看一些文学性比较强的书来培养情商。 尊重孩子接受孩子不同的天资 有的孩子从小就爱看书,有的孩子小时候喜欢扮演公主等游戏。前者,可能家长在阅读上就会比较放心,顺势引导就可以了;后者,可能会需要我们这里的一些办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去体会阅读。 注重根据孩子年龄段特点选书 现在,年龄小的孩子一般读绘本,稍微大一点读桥梁书。这些书的图画比较多,文字也相对比绘本的文字要多一些。当然,我们家长每个人也不是书籍方面的专家,读书也用不着那么刻意。 很多家长和老师让我推荐一些书或者书单,但现在的书已经不像当年那么稀少了,琳琅满目。有些书单中必然会有出版社,有商家的立场,所以在推荐的时候可能免不了商业的行为。所以我觉着最好但也是最笨的一个办法就是在给孩子选择阅读的书籍前,我们家长、老师也能读过,这也是最稳妥的方式。 放平心态读书而非功利性读书 如果我们读书就为了考试,今天读了一本好书,明天作文一定就得用上这些句子,这是不一定。读书不是一蹴而就,读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就像蜘蛛结网一样,我们用一本又一本烂熟于心的好书作为连接,形成书的网络。当网结成后,你会发现他们的记忆力比原来强了,表达也比以前强了。 注重练笔注重多从口述到书写 在很多的书中以及教学中,会让孩子抄大量的好词好句,当然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把整段或者整篇文章通读几遍,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其实,说和写是两码事,对于孩子能够流利地表达出来,练是不可避免的。 那如何练呢?首先,书的题目可以先写下来。接下来,可以让孩子给一本很厚的书写二三百字的故事梗概,也就是这本书大致讲了什么。写故事梗概的时候,孩子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这也是总结和写作的锻炼。最后,让他写出对于这本书的看法,喜欢这本书的哪一点,例如语言、细节、人物塑造。这个时候,家长也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让孩子对于阅读有自己的思考和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