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暗红稀初夏矣,5月11日,常州市协同课程项目《课程设计与跨学科教学》第9次暨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项课题组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常州市教育科学院林森博士和新北区英语教研员薛国民老师莅临指导。项目成员校、课题组组员以及其余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感兴趣的兄弟学校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共研共进,一起让思维碰撞,让智慧迸发。
主题分享述思路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的刘琴副校长进行了《小学英语跨学科学习资源建设下的案例实施研究》整体介绍。刘校长从课题价值论证、课题内容论证、课题操作论证三方面详细汇报了此项课题。结合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阐释了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简提炼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梳理,对学习主题的建构,和跨学科的教学实践以及评价机制的建立,形成了具体清晰的研究思路。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的芮梨老师以《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进行了专题分享。芮老师就明晰核心概念、明确研究思路、探究操作路径三方面展开论述。芮老师结合教材和课例,重点阐述了确定主题的依据,教师要把握课程标准,关注社会生活,研究学生需要,融合不同学科进行教学实践。还以六上Project 2 Reuse and Recycle 为例,清晰展示了一套完整的课例研究操作路径。
课例展示促思考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刘宇婷主任执教Unit7 《Chinese Festivals 》Cartoon time板块。本节课刘老师以戏剧表演课的形式,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表演等形式,深度了解了Mother’s Day的时间、涵义和文化。本课融合了劳动学科的纸花制作、语文学科的诗词鉴赏和儿童诗的朗诵等,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接受情感熏陶,深化学科育人价值。
互动研讨启智慧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小学张妍老师围绕课程综合化这一主题进行了评课,张老师从以问题为导向、以综合为目标、以实践为核心、以评价为依托,梳理了本课的核心要点,张老师认为我校戏剧课程基础扎实,刘老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需要,课堂评价到位,同时建议纸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制作,并运用到下一环节。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景佳梅老师认为本课跨学科学习中主题意义的提升还不够明显,学生学习的方式可以跟多元。她提议学生可以课前对Mother’s Day进行项目化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背景的铺垫,还提出可将课堂上制作的纸花运用到课后的送礼物环节,使情境更加真实连贯,学有所用。
常州市溧阳实验小学吴老师认为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戏剧课引导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创作了丰富大量的语言素材。建议可以关注并收集现场学生的资源,进行反馈并利用,此外还可以挖掘元素,和其他学科进行更有深度的融合。
专家引领明方向
新北区小学英语教研员薛国民老师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应重视理科、科学的学习,课程融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跨学科学习应以学为中心,依据情景教学六步法,以小组活动的形式结构化呈现学习过程。而此项课题的阶段研究,与课堂实践相结合,以研促教,有所成效。
林森博士则认为 Mother’s Day的选题较难,该节日不具有东西方文化的典型性,可以考虑落点在用英语讲故事上。他认为英语跨学科学习应以语言学习为主,但超越语言学习,学生能收获更为丰富的知识,其他学科能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效能。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化会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和创造力。林博士还就课题研究指出要注意区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案例需更有代表性,指向类别化问题,并形成系列案例。通过探讨研究具体的评价标准,来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成效。
跨学科学习是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支撑点,是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载体,也是新课标导向下课程建设的新亮点。项目组成员,课题组成员将继续深入地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撰写: 许珂 摄影: 王水涟 审核: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