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让学习更精彩
——跨学科主题学习阶段汇报展示活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为了进一步清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认识以及实践路径,新桥实验小学开展“学科+,让学习更精彩”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阶段汇报展示活动。常州市教科院林森博士莅临指导,校级领导、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课程责任人及相关骨干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教学展风采
周建芬老师执教道法融合课《餐桌上的浪费》。
基于食堂剩饭剩菜浪费严重这一真实问题,四年级组融合语文、数学、劳动、美术学科开展“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跨学科主题学习。本堂课周老师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汇报交流食堂浪费调查研究,在了解国际背景和表演《悯农》情景剧等学习活动中感悟粮食来之不易,利用思辨性问题“粮食产量提高后要不要节约”激发学生思考,最终通过设计“光盘行动”宣传单,号召所有学生节约粮食。整个过程中,学生根据具体任务,迁移应用语文、数学、劳动、美术、道法等学习所得,获得了活动成果,认识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化“节约”这一主题思想,自觉践行良好行为,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研究分享促成长
跨学科学习不仅是一线老师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更是学校育人变革的重要课题,课程教学中心孙雯嘉主任首先就跨学科学习的学校顶层设计进行了交流。孙主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维度交流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科+”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学校思考与架构。
孙雯嘉
经过一学期以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实践,各学科都形成了丰富的案例,本次活动多名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
周建芬
孙雯嘉主任围绕“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这一主题分享了四年级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践案例,周建芬老师也对此次跨学科课堂教学进行了说课反思。在整个跨学科主题活动中融入了语文、数学、劳动、美术、道法等学科,设计“舌尖上的浪费”、“种粮的艰辛我知道”、“节约粮食共行动”三大任务。此次学习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食堂的用餐浪费现象也得到改善,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勤俭节约已成为深植于学生心中的文明素养。
张楠
张楠老师聚焦“探秘大自然 定向运动”这一主题分享了三年级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学习活动把定向运动中的识图找点作为运动技能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设置“探秘大自然”的主题情境,运用科学学科“动植物的特性”和数学学科的“方向与位置”等知识,开展利用手中地图找到实地中点位的学、练、赛活动,提高学生奔跑能力和心肺耐力,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意识,提高在野外辨别方向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汪烨
汪烨老师以“around our city”为主题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分享。整个活动围绕“city walk in Changzhou”展开,导入环节以情景为基础,融入历史、地理学科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链接,帮助学生提升语篇理解能力。通过分析与判断已有知识与信息,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充分发展语言能力,促进学科思维与学科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视角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的正迁移,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冯玉玲
冯玉玲老师关注到学生对爬山虎感到陌生这一问题,进而梳理小学多学科教材发现许多内容与大自然动植物有关,最终确定“亲近大自然”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情境,融合科学、美术、数学、语文等学科开展相关学习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成功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的积极性。
乔童昕
乔童昕老师分享了“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之常州名人街巷的宣传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该学习以“常州名人街巷的宣传”这一真实情境展开,以“如何提升常州的吸引力,做亮常州的文化名片”为驱动性问题,与多学科融合,发挥多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将相关学科的内容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实践创新精神,发展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
专家赋能促发展
交流结束后,林森博士首先肯定了各学科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开展进行策略指导。
林博士指出首先我们要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的是解决真实的问题,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从问题出发,背景分析要有针对性,从而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任务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此外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要善于筛选课程资源,尽可能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促使学生转变学科思维和学习方式。最后林博士希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堂能围绕明确的主题,自然流畅地展开学习活动,减少学科间的割裂感,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真正内化感悟,主动解决问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支撑点,更是新课标导向下课程建设的新亮点。此次活动为新桥实验小学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跨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反思,持续深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助力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双提升。
图文:孙雯嘉 审核: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