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享受创造的快乐
——新桥实验小学“四有”好教师团队暑期校本培训(七)
教师的工作性质,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教育是丰富人生的很重要的工作。——叶澜
怀揣满腔热忱,赴一场夏日之约。8月22日上午,新桥实验小学的全体教师齐聚报告厅,共同聆听了常州市特级班主任薛琴老师关于教育教学工作智慧的分享。薛老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一条“享受创造的快乐”的独特之路,并在此次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她的教育理念和经验。
何为创造?薛老师阐述道:“所谓创造,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循序渐进地展开了对创造性的思考与实践的讲解。
享 创造之美
“做”的第三种意思是“制造”,也离不开“干”,如果没有“干”,就没有办法“制造”。“制造”提升了高度即为“创造”,创造离不开敏锐的感觉,创造也能给孩子们带来难忘的童年记忆。
在班级管理中,薛老师提出,按部就班、得过且过是“干”,但动脑筋、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独特的班级风格,则是更好的“干”。因此,她鼓励大家专注工作,享受创造,力求完美。薛老师通过三十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序列化地组织班级活动,构建班级文化;同时注重家校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彰显出独特的班本风采。
品 笔尖之趣
什么叫“做材料”?一句话的表达就是:把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你“干”的、“写”的材料,把它们巧妙地“制造”在一起。
薛老师认为,写作不仅是记录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更是创造性思考的延伸。她以身作则,坚持读书与写作的习惯,将自己的思考转化为笔端的文字,并在《班主任之友》等多家期刊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她强调,写作离不开学习,而学习则是创造的源泉。
站在教育的舞台上,我们肩负着同一个崇高的使命——教书育人。相信新小的每一位老师都能保持教育激情,保持探索姿态,坚守师者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做一位行走在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叶澜
撰稿:刘璐璐 摄影:黄菲 审核:苗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