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性课堂|真实情境感悟文本 言语实践发展素养
——记新桥实验小学语文学科教研活动
金秋润九月,教研绽芳华。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与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新桥实验小学于9月24日下午开展主题为“诗性智慧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研究”教学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展风采
张懿老师执教《秋天的雨》
课堂中张老师创设情境,设计多种朗读活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随后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张老师紧扣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概括秋雨“五彩缤纷”的特点,进而促发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精妙,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此外,张老师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使用联系生活、动作演示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难点词语,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吴春燕老师执教《桥》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整堂课吴老师围绕单元目标及语文要素,带领着学生沉浸在小说的精彩氛围。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生动自然。课堂中设计多个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究、交流,真正实现了由教到学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展开讨论,积极思考,有效提升高阶思维。
研究分享共成长
课后,两位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考,观课老师们也立足单元所属学习任务群和语文要素,结合这两堂精彩的课例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观课感受。
倪真知老师:
张懿老师的设计能立足中段学情,巧妙分割课时。同时关注到单元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在教学中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学习策略并迁移运用。在课堂中,她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耐心倾听学生们的困惑和疑问,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查洁老师:
吴春燕老师的课堂从文本体裁入手,带着学生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聚焦情节体会人物形象。同时充分考虑学情,基于文本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深入理解。课堂还遵循“30+10”,设计了贴合教学的随堂练习,真正落实讲练一体化。
最后,孙雯嘉主任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对后续课堂教学提出建议,一是锤炼教师基本功,提升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能力;二是日常开展结构化教学研究,有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三是注重课堂常规培养,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通过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夯实日常教学质量。
今后,老师们将继续深入研读新课标,深耕教学,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努力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当你坐在荡秋千上,
一股幸福的味道就会飞来。
当你闭上眼睛,
微风从耳边掠过,
就像仙子和你擦肩而过,
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荡着秋千,
有着幸福的感觉。
撰稿:魏雪 吴春燕 摄影:张秀秀 卢双双 审核:孙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