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喜报 热烈祝贺我校“诗意正心”好教师团队获评“优秀”!
发布时间:2024-12-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媛

喜报 热烈祝贺我校“诗意正心”好教师团队获评“优秀”!

热烈祝贺

新桥实验小学

“诗意正心”好教师团队

在常州市第二批“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中终期工作质效调研评比中被评为“优秀”!


新桥实验小学“诗意正心”好教师团队基于学校的诗意儿童文化,从诗性智慧这一视角去审视并引入具体学科实践,坚守通过儿童诗的教育的办学主张,用诗意点亮孩子们的心灵,用笃行丰富教育的内涵。以诗意文化润泽诗意教师,实现教师的自主诗化生长新气象,彰显新小“有童心,有爱心,有慧心”的诗意教师特质

 

锚定“坐标性”

凝建“文”化人的价值共识

学校深耕儿童诗20年校本实践,在诗意文化的浸润下,在“紫藤花下·诗意正心”党建品牌的统领下,“通过儿童诗的教育”的教育主张为教师主动发展催生新力量,“诗性智慧”成为教师团队的精神长相,教师主动构建专业化发展的坐标体系。

激活“能动性”

共建“自”超越的研修机制

发展规划汇成“灯塔站”

学校以“三级”规划为引擎、“三阶”规划为能级、“三评”规划为助力,让发展规划真正指引和助力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项目式研修形成“磁力场”

“四有”好教师的关照下重新定义教师专业素养,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特征,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将研修内容项目化,组建研修团队,从“五微”“五层”“五团”“五招”为行动路径开展项目化校本研修。

“五级”课题聚核“能量环”

以学校统领性课题《涵养儿童诗性智慧的小学学科教学变革研究》为核心,落实“行动即研究”的研究思路,完善“组级-校级-区级-市级-省级”等五级课题研究网络,促进教师研究专题化、系列化,真正实现以研促教,科研兴校。

教研一体赋能“链动机”

教师日常的研修主阵地是教研组。学校将教学与研修相结合,强化教研修一体化机制,用研究的视角解决教学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热点,用互助互进的行动双向赋能,促进教师形成发展共同体。

赋能“独特性”

搭建“群”共舞的成长平台

藤花系列平凝聚团队合力

     尊重生命个性的独特性,搭建“紫藤花”系列平台,开展“诗意教师”“诗意团队”“藤花论坛”等多元展示、分享活动,凸显了教师个人、年级组、项目组、成长团等各类教师、团队风采,凝聚团队合力,培植团队生长力,培育“共鸣型”成长集群。

名师示范领航

增值发展红利

盘活校内名师资源,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真正发挥名师领航功能,切实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使之成为校内、校外优秀教师的“孵化器”。

基地成果分享

移植校本经验

作为新基础教育研究合作校、南师大吴永军教授团队长期协作学校、江苏省课程基地、市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借助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合作校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江苏省重点资助课题区域成果展示活动及结题活动、与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开展的儿童诗校际交流活动等各级各类公开展示平台,集智借力,交流示范,架起教师高层次成长快车道。

集团帮扶结对

提增互鉴水平

作为新桥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核心校,通过六共驱动模式,借助集团教学工作坊等进一步打通校际资源墙,激发专业发展源。同时,与陕西安康组建结对学校,派送老师赴安康开展支教工作,承担安康来常跟岗学习老师的跟岗指导工作

实现跃迁性

展建生长的诗意样态

诗意文化润泽诗意教师,实现自主诗化生长。三年来,学校教师团队呈现出自觉跃进、拔节生长的生命新气象。三年来,五级梯队教师进阶到60人次,65人参加省市区基本功、评优课比赛获一、二等奖。张红梅校长获评常州市特级校长,姚建法副校长获评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课题项目网络覆盖各学科,科研成果丰硕,获省教研课题研究成果特等奖、常州市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儿童诗集《时间的花苞》,现有内涵建设项目13项。同时,学校不断凝练教师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多次在区域内分享实践经验,相关成果在《中国教师报》、学习强国宣传推广。

紫藤花下,诗意栖居。新桥实小学给教师成长注入了生命拔节的不竭力量。未来,学校会继续在教师发展示范校的建设中不断丰富内涵,不断创生变革,向着高品质、可持续发展坚定前行,为培育"有灵性,能自主,会创新 ”的紫藤娃踔厉奋发。

2.png

4.png

6.jpg

10.jpg

11.jpg

13.jpg

16.jpg

17.jpg

26.png

28.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