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在行动/跨学科融通 探思维生长密码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数学学科组教研活动
春日里的清风,
轻盈而和煦,
拂过盎然的枝头,
唤醒了教研的热忱。
芳菲未尽,求索不止。为深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探索素养导向的课堂新样态,2025年4月24日下午,新桥实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录播教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核心议题,特邀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建伟校长莅临指导,新桥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研共思。活动涵盖课例展示、专题分享、专家引领三大环节,聚焦学科融通,共探思维生长的课堂密码。
课例展示:学科融合启思维
第一节课由张雪老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张老师以绘本故事导入,引导学生从螃蟹的钳子抽象出角的图形,通过找、认、画、比等活动,感知角的特征。绘本故事贯穿整个课堂流程,学生借助活动角和毛线认识并比较角的大小,在动手实践中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几何关系,实现数学与语文绘本的有机融合。
第二节课王媛老师呈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王老师创设层层关卡借助数形结合策略,让学生在数、摆、拨中理解退位算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受数学算法的本质。王老师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渗透观察数据意识,体现数学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联结。
专题分享:路径探索明方向
刘孝玲老师以《“标”引方向 “融”有素养》为题,分享教研组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身体上的尺”“时分秒”等案例,阐释“情境链·任务群·思维场”三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刘老师强调,跨学科学习需以真实问题为纽带,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协同应用,培育学生结构化思维与创新意识。现场展示的学生作品《我的一天》《时钟发展史》等,生动呈现了学科融通的实践成果。
专家引领:高位把舵促深耕
陈建伟校长以他充分肯定两节课例“以真问题驱动深度学习”的设计理念,并提出前瞻性建议:
1. 破学科壁垒,立素养主线:以数学核心概念为锚点,挖掘其他学科的适配性资源,避免为“跨”而“跨”;
2. 破单向输出,立评价共生:将数学学科知识趣味化,增强学生实践活动体验,避免老师唱独角戏。
跨学科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拼盘,而是通过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让学生看见知识的脉络与生长的力量。”
春风化雨,教研有声。新桥实小数学团队将继续以跨学科实践为舟,以思维进阶为楫,在学科融通的浪潮中探寻教育的诗意与远方。
撰稿:杨小颖
摄像:邵丽丽
审核: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