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 树立新样态
——记新桥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际联合教研暨新课标新教材实验校数学学科活动
初夏的清风,
携着绿意与芬芳,
轻拂过校园的每个角落,
唤醒了教育的蓬勃生机。
为深化新课标理念落地,探索学科实践新范式,2025年5月15日,新桥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新课标视域下学科实践的范式探索”为主题,开展校际联合教研暨新课标新教材实验校数学学科活动。集团校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研课堂新样态,共话教学新路径。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互动研讨、反思提升三大环节,展现学科实践的创新思考。
课例展示:立足学科实践,深耕素养课堂
分会场一
新桥实验小学王媛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王老师通过生活情境导入,创设层层关卡借助数形结合策略,让学生在数、摆、拨中理解退位算理,学生在操作与思辨过程中感受数学算法的本质。王老师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渗透观察数据的意识,体现数学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联结,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孟河中心小学赵秀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赵老师通过生活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在操作与表达中掌握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学生逐步经历从具体表象到语言描述,再到符号表征的过程,不仅发展了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表达的能力,还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
分会场二
新桥实验小学刘佳月老师老师执教《认识几分之一》 紫藤花影摇曳中,刘老师通过复习导入,设计三个环节的对比:从一个桃的二分之一到一些桃的三分之一进行对比,完成一个物体的二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过渡;从一个桃到一盘桃,从具体数量到抽象整体,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通过多个活动和追问,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互动研讨:碰撞思维火花,共研实践范式
课后研讨环节,集团校三位教师分别进行评课,聚焦两大维度:
1. 情境真实性:问题设计是否源于真实需求,能否驱动深度学习;
2. 实践进阶性:操作活动是否体现“感知—理解—创造”的思维跃迁;
教师们一致认为,三节课均以“做数学”为主线,将新课标倡导的“学科实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为集团校课堂转型提供鲜活范例。
专家引领:凝练实践范式,明晰行动方向
活动总结环节,江苏省特级教师姚建法校长带领着集团校老师一起回顾了三节课的重点知识,接着他提出:
问题聚焦化:将知识点转化为可探究的挑战性任务;
任务活动化:设计多样表征的结构化实践活动;
活动思维化:通过多重对比关联促进思维外显。
他们强调:“新课的教授要让学生有勾连旧知识的感知能力,明白新知识其实就是旧知识的升级和变型,消除学生畏难心理,让每个活动都成为素养生长的‘锚点’。”
尾声:以联合教研之石,攻课堂改革之玉
暮色渐染,教研未央。本次活动既是集团校教学智慧的深度交融,更是新课标落地行动的再出发。新桥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继续以联合教研为纽带,共探素养导向的课堂新样态,让学科实践真正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沃土。
教研如光,向新而行
每一节用心的课堂,
都是对教育初心的守望;
每一次思维的碰撞,
都在点燃创新的星火;
而教育的美好样态,
正生长在这片深耕不辍的沃野之上。
撰稿、摄影:刘丽萍、刘娟
统稿:杨小颖
审核:殷娟